寫了兩年多的飛行記錄,終於正式寫到一篇酷航的文章了!從這家新加坡籍廉價航空於2011年底開航至今,我已經搭過10趟酷航班機了,也就是說從2012到2015年,平均每年都搭了至少兩趟。以機艙與座位舒適度而言,酷航在亞太地區的廉航中應該可以排前幾名,但如果與捷星航空的B787-8客機比起來,酷航的B787可能就稍微遜了一點。這篇分享的是酷航在2015年11月新開航的墨爾本航線,文章中我也會談到為何自己會決定砸重本,花了台幣2000多元選了三個位子。最後,在文章開始前要先聲明,封面圖中那位並不是我,那張圖是我從網路上抓來的。(圖片來源: http://goo.gl/bQvmWn)
『2015 年終旅行』系列文章 本篇文章(一)2015.12.20 酷航 TZ22 新加坡-墨爾本 (選位費:新台幣2200元?!) |
『Scoot 酷航 TZ22』
註冊編號:9V-OJF
機型:B787-9
出發地: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Changi International Airport, Singapore (SIN)
目的地:澳洲墨爾本國際機場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irport, Victoria, Australia (MEL)
日期:2015年12月20日(星期天)
預定出發/抵達時間:0040h (UTC+08:00) to 1100h (+1) (UTC+11:00)
實際出發/抵達時間:0041h (UTC+08:00) to 1050h (+1) (UTC+11:00)
預定旅程時間:07小時20分
實際旅程時間:07小時09分
飛行航程距離:3,764 miles / 6,058 km
艙等:經濟艙 Economy Class
座位:21D、E、F
(地圖來源: http://www.gcmap.com)
大學生涯的三年多中,筆者每年都為Kellie跟自己規劃年終旅行。
到了2015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
2016年開始上班後可能就不能固定在每個年底都出國玩。
這三年來的年終之旅目的地如下...
2013年:台北、台中、南投、高雄、墾丁、花蓮、澳門、香港 (當時還沒有開始寫部落格)
2014年:台北、首爾、釜山 (>>> 點此前往飛行記錄系列)
2015年:墨爾本、台北、高雄、香港機場 (無誤)
跟前兩年比起來,2015年度的年終之旅感覺就比較單調一點。
但無論如何,能夠好好的玩遍澳洲、台灣,
然後又可以搭好幾趟飛機,我還是很高興~
至於其中一個目的地為何是香港國際機場,
那就邀請您持續鎖定這個系列的文章,
一直到最後兩篇我才會來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
我是個喜歡提早規劃一切的人,
並常常在半年前就會規劃好自己的所有行程。
這張機票在2015年8月的時候才訂好,
對我而言已經有點晚了。
但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要解決,所以真的沒辦法,
只能在12月初的所有日程都確定下來後,
才趕緊開始規劃年底的旅行。
常常關注本部落格的讀者們可能知道,
我除了是個航空迷、大學剛畢業並剛開始上班的上班族以外,
同時也是個「半桶水」音樂愛好者。
2015年12月一直在忙的就是籌備一場音樂會。
那場音樂會定在12月19日晚上,一直到了大約9pm多才結束。
當時決定在12月20日凌晨出發前往墨爾本真的有點趕,
但為了把握寶貴的時間到墨爾本跟Kellie會合,
我就決定在音樂會結束後直接飛奔往機場。
辦音樂會是超級、無敵、非常累的一件事。
我自己都很訝異當初會決定在演出結束後直接趕飛機,
而且搭的還是廉價航空的經濟艙。
重點是,隔天早上一到了墨爾本後,
我還的轉變身份成為一位駕駛,
開一整天的車以後才終於能躺在床上休息。
正當自己在擔心這一切會不會累倒我的時候,
我突然發現酷航有個名為「MaxYourSpace」的促銷活動。
乍看之下,這就跟一般航空公司讓旅客付費選位的服務差不多。
但酷航這個「MaxYourSpace」的加值服務卻不太一樣,
因為它可以讓你用金錢買座位!
依不同航線的飛行時間與距離,
額外購買一個或兩個座位的價錢都會有所差異。
以墨爾本航線為例,
若您只想要買下旁邊的一個座位,
確保自己有額外的空間放東西或更多的腳部空間,
那你就只需要支付票價以上額外的新幣50元 (約台幣1,200元)。
但如果您跟我一樣,想要付錢確保自己能有一整排的空間躺平的話,
那您需要支付的額外「選位費」則會高達台幣2,200元。
一切資料都確定好以後,
下一個步驟就是填上信用卡資料即可。
不過!填了信用卡資料後,
還有最後的一個步驟:那就是「等」。
終於、終於,等到了出發前大約11個多小時,
在音樂廳的後台準備開始跟樂隊彩排時,
我收到了訂位確認的email了!
一切都確認完畢後,
航空公司在不久後就會從您的信用卡扣款。
就這樣,我花了台幣2,200元訂下了酷航B787客機中的三個座位~
大家必須知道的是,這一項服務跟賭博有點像 (?)
意思是: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其實不用花錢也能夠擁有一整排躺平的空間。
在那種情況下,那些像我這樣付了錢的旅客就等於白白讓航空公司多賺了一筆咯。
我當天的運氣如何呢?
繼續看下去吧。
演出結束後,筆者父母親一起送我到機場。
真心感激父母不只來支持我的音樂會,
演出結束後還陪我一起「趕場」。
可惜他們沒有跟我一起飛。
酷航在樟宜機場使用的是第二航廈,
而不是許多廉航出沒的第一航廈。
這當中的原因大概跟他們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子公司有關係吧。
排隊報到的過程只花了不到十分鐘,
我拿到登機證後,看到座位只印上了「21D」,
便跟地勤人員再次確認了自己旁邊是否有兩個空位。
她雖然一開始用很疑惑的表情看著我,
但當我給她看了稍早前收到的email後,
她就二話不說的在我的登機證上寫了
「Max 2 - 21E 21F」
接下來就是過移民官的步驟了!
通過移民官以後還得搭電車移動到第一航廈...
解決了睡眠這件事以後,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大問題:
我該去哪兒洗澡?
別忘了,我在忙了整天的音樂會以後,
直接就趕往機場搭飛機。
隔天早上到了澳洲以後還要趕路一天才會到達要住一晚的民宿。
連續一天半不洗澡,我辦不到。
所以稍微在網路上找了一下資料後,
我最後決定預訂新加坡機場環亞貴賓室的淋浴間。
使用淋浴間30分鐘要價台幣380元左右。
老實說真的很貴,但因為新加坡機場沒有免費的淋浴間,
所以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把卡給刷下去。
如果您覺得我買廉航機票還花那麼多額外的費用買座位、訂淋浴間很不划算的話,
那我也只能說:你的想法好像是對的。
但切記,我當初決定搭這班機最主要的不是因為票價便宜,
而是因為時間上的考量,所以我還是覺得當天花的銀兩都還算合理啦~
環亞貴賓室位於第一航廈,
所以進入管制區後就先搭接駁電車過去。
持有PP卡與許多其他信用卡的旅客都可以進入這間環亞貴賓室。
它位在第一航廈阿聯酋航空貴賓室的正對面。
在櫃檯報到後,服務人員便很親切的為我指引了淋浴間的方向。
並也告知說我預訂的配套裡包含一份免費的冷飲。
若洗好澡後想繼續賴著不走,
那我也只需要支付每小時20元的費用。
但當天我洗個澡以後就要去趕飛機了,沒那個閒情逸致。
這間貴賓室的淋浴間保持的非常乾淨,
其設備看起來也都很新,不知道是否剛裝修好不久?
唯一有一點小遺憾就是蓮蓬頭的水壓很弱,
但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淋浴間裡該有的設施都沒缺少。
毛巾也都已經準備好了。
洗好澡以後,我稍微瞄了一下這間貴賓室,
接著就去拿罐飲料準備邊走回第二航廈邊喝。
離開環亞貴賓室的時候當然也看到了上個月剛到訪的阿聯酋貴賓室,
那次的飛行記錄在這裡!
離開貴賓室以後,時間大約是11.36pm。
距離表訂登機時間僅剩4分鐘,
但我卻還在第一航廈!
得趕緊加快腳步回去第二航廈啊!
抵達第二航廈後,我還得從接駁電車的E站走到F58登機門。(看下圖)
此時航班資訊板上顯示我的登機門已開放。
總共花了大約25分鐘才走到登機門外,
會走那麼久是因為我又跑到便利商店去買個麵包,
準備在飛機上當宵夜吃。
終於在12.10am抵達登機門外,
此時排隊過安檢的隊伍已經排得很長了。
過了安檢以後又排了一次,
這次是為了把水壺裝滿。
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已經是12.20am了,
其他旅客大都已經上飛機咯。
當天在候機室完全拍不到自己要搭的飛機,
只能在空橋上加減拍吧,好可惜呀。
那天執飛TZ22的9V-OJF在飛行當時機齡才兩個月左右,
是很新、很新的一架飛機,目前在酷航機隊裡也是最新的一架B787-9。
繼續朝機艙門走過去,
第二航廈的空橋好新潮。
上飛機後又看到了熟悉的酷航機艙!
今天搭的是沒有頭枕的普通席。
但在上機的這一刻我就已經知道這三個位子都是我的了!
酷航座椅很白痴的一個設計。
以前舊的B777上就常常有旅客誤觸服務鈴,
但他們新的B787上卻沒有改良這個有瑕疵的設計。
雖然服務鈴設計得有點凹進去,
但還是很容易就不小心會按到。
我的隨身行李放好後才發現原來身後還有很多旅客尚未登機。
既然應該還有點時間,那就先去逛一逛洗手間吧。
待會兒起飛後就可以直接躺下來睡覺了。
上一篇文章中就有提到煙灰缸在飛機上的作用了。
飛機上雖然禁菸,但煙灰缸還是不能缺少的設備之一。
廉航在洗手間內當然不會有太多備品,
就連馬桶坐墊紙也沒提供。
回到座位上,登機作業已經差不多結束了。
當時是聖誕季節,空服員也都戴上了聖誕節的飾品,
機艙內瞬間增添了不少佳節氣氛。
既然知道三個位子都是自己的,
我在起飛前就移到了中間的座位。
右邊也是我的位子...
...中間跟左邊也都是,這感覺還真的有點爽啊。
重點是,當天班機算是非常滿的狀態,
所以我的台幣2,200元選位費算是沒有白白花掉!
大家都坐定後,機長也做了一段廣播。
距離出發還有段時間,
把握起飛前那幾分鐘拍一拍椅袋內容物。
先看看機上餐點有些什麼。
我雖然在搭廉航的時候也常常都會買餐點來吃,
但當天這班機上我真的就沒打算買任何餐點了,
唯一在飛機上要做的就是一路睡到澳洲去。
另外,酷航的餐點其實也算是蠻貴的。
熱餐點一份約台幣285元,
包含飲料的套餐則要價台幣355元。
輕食餐點也不便宜。
像右下角那份沙拉我才不願意花200多元去買來吃。
酷航的機上娛樂也比競爭對手捷星航空B787客機上的貴。
捷星在他們的B787上有安裝個人螢幕,而且付費使用只需澳幣10元 (約台幣240元);
酷航的機上則沒有個人螢幕,旅客必須用自己的平板或手提電腦連上機上Wi-Fi,
然後再付美金11元的費用 (約台幣350多元) 方可使用,感覺就是貴鬆鬆,不划算!
酷航的機上娛樂系統不只貴,
而且選項看起來還比捷星B787的機上娛樂系統少很多。
這是使用酷航娛樂系統的指南。
另外,這張照片另外一個重點在右下角:
「波音787型夢幻客機航班上備有座椅電源插座,價格為新幣5-8元。」
哇... 超小氣呀!果然是新加坡籍的航空公司。
不過說真的,插座本來就是廉航上不常見的設備,
所以跟其他廉航比起來當然還是酷航贏。
只不過我這篇的比較基準是捷星同機型的航班,
人家機上的電源插座、USB插槽任你用唷,大方多了!
另外,酷航機上也很酷的備有機上Wi-Fi;
這是連國泰這種大型航空公司在當時都沒有的服務哦。
酷航的機上Wi-Fi使用無上限,
其中最划算的莫過於24小時配套,
適合搭酷航到新加坡轉機的旅客!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大陸的空域內無法使用機上Wi-Fi。
接下來這本是酷航雜誌!
當月在酷航公司裡最夯的訊息就是「Now Scooting to Melbourne!」
酷航的總經理同時也提到酷航另外的一些新航點:杭州、廣州、吉達等。
在撰文的這幾週裡,酷航內部似乎也已經傳出了即將開航歐洲的消息。
歐洲耶!以後台灣的朋友們可以搭酷航從桃園機場或高雄機場到新加坡,
然後再繼續轉機前往歐洲了!
再來看看酷航還有什麼新的消息:
- 新的機場接駁服務
- 搭酷航也能累積新航哩程
- 搭酷航可使用網路報到自助列印登機證,然後直接前往登機門
- 機上Wi-Fi、機上娛樂系統、新的B787商務艙等等...
說到「搭酷航也能累積SQ哩程」這件事,我就對酷航有一小點失望。
筆者因為長期居住在新加坡,所以雖然飛行時都把哩程累積到澳洲航空,
但在新加坡的時候,我到加油站加油、超市購物、日常生活刷信用卡等,
則都有在累積新航的哩程。
偶爾搭新航、長榮的時候當然也就會登記新航的常客號碼。
這次我在2015年8月訂好這張機票後,
新航與酷航才在幾個月後宣佈以後搭酷航也能累積哩程的消息。
依我這種每花一點小錢就會想賺哩程的個性,
當然也想看看能否把這次酷航飛行的哩程累積到自己的新航常客會員戶口裡。
廉價航空能夠累積哩程的機票艙等都比較貴,
通常旅客都需要在購買機票時就也選購一項額外的「加值配套」 (PlusPerks)。
當時我在8月買的機票當然不包括這個新宣布的加值配套,
於是我就寫了封email到酷航客服中心詢問,
看能不能讓我額外付費購買PlusPerks,
讓這趟飛行的哩程也能累積到,
但後來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談了那麼多,那就來看看在酷航的各個航線上到底能累積多少哩程吧。
當時我看到這個哩程累積列表以後,
突然很慶幸客服拒絕了我的要求。
因為這些哩程數根本就是超級無敵小氣的等級。
依我長時間的觀察,澳洲航空的一個點數等同大約新幣2.5分 (約台幣0.6元),
也就是說,以SIN-MEL航線為例:
搭捷星花SGD85買額外配套,可賺取3,900澳航哩程,等同價值約SGD97.50元;
換成是酷航,花SGD59買額外配套,可賺取250新航哩程,那價值也才SGD6.25元!
當然,那些額外的配套裡還包括了免費選位、優先報到與登機等服務,
但就以可賺取哩程數的這個標準而言,酷航根本就是騙很大...
Sorry,寫著寫著就有點離題了。
回到飛行記錄裡,再來繼續看酷航的路網圖。
當時最新的航點就是墨爾本啦!
有幸在開航後不到兩個月就搭到新航線,真好~
只是,雜誌裡這篇文章,右下角那三隻袋鼠好像有點醜。
酷航的航線越開越多!
下圖中紫色的航線是酷航自己的航點,
綠色的是欣豐虎航、新加坡航空、勝安航空的航線,
紅色的則是維珍澳洲航空的航點。
酷航跟維珍澳洲航空最主要的「轉運站」看起來應該是伯斯。
來看看最後一本:機上免稅商品指南。
酷航在機上賣很多他們公司的紀念品。
下圖中的毛毯、鑰匙圈很多航迷應該很想要吧?
機上購物很方便,填好這個表格再交給空服員即可。
最後當然就是安全資訊卡。
資訊卡上明文規定,
酷航班機上已經全程可以使用具有飛航模式的電子用品。
資訊卡裡的人物畫得還蠻可愛的吧!
TZ22在表訂時間一分鐘後後推;
機艙燈光在後推的時候已經調暗。
滑行了大約20分鐘後,
終於要從02C跑道起飛了!
起飛後就是吃宵夜時間咯!
大約在1.05am,安全帶燈號就熄滅了。
說是吃宵夜,但其實也就只有麵包一個。
邊吃著麵包邊填入境表格。
不到十分鐘後,我就已經躺在座位上準備就寢了。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躺著用手機拍的,
不知道周圍的旅客會不會恨我...
但這張「床」我是用錢買,並不是因為我運氣好。
這大概是我這幾年來飛墨爾本睡最久的一次了,
一躺就是6個小時,這當中雖然並沒有一直熟睡,
但能平躺休息一個晚上也真的很不錯了啦。
接下來就來看地圖吧。
(UTC+11:00, Melbourne time)
4.17am,睡覺時間!
4.28am,TZ22抵達巡航高度FL350。
5.45am,再爬升到FL370。
7.24am,飛抵澳洲空域。
9.35am,在阿德雷德附近,飛行高度降低到FL330。
很少碰到巡航中飛行高度降低的情況,
通常觀察到都是越飛越高,
一直到快要降落前才降低高度。
當我再度睜開眼時,
機艙內早已燈火通明了。
這個時候大約是墨爾本時間10.14am,
飛機已經開始在降低高度了。
安全帶燈號也已經亮著,一直到抵達墨爾本後才熄滅。
10.26am,飛行高度降到一萬英呎以下。
10.37am,Final Approach!
雖然B787的機窗可以由空服員統一控制,
但當天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有旅客在降落時能把窗戶調暗。
下降途中,我突然想到一件事。
這幾年裡,在澳洲航線上,我前前後後共搭了六趟廉價航空的廣體客機航班 (捷星四次、酷航兩次)。
這當中我似乎得到了一個小小的結論:捷星班機上都超吵、酷航班機上則大致上寧靜很多。
不知道這種觀察是否有什麼根據呢。
10.38am,飛機非常平穩地降落在墨爾本機場34號跑道上。
10.43am,機長廣播:因為機場地面擁擠,我們抵達停機坪的時間將有所延誤。
10.50am,抵達墨爾本機場停機坪。
滑行途中就可以用手機了,
打開行動數據在FlightRadar24上看看自己的飛機。
抵達停機坪!
飛了一晚後,大家都迫不及待要下飛機了!
接空橋、開機艙門花了大約十分鐘。
大夥兒大約在墨爾本時間11am開始下飛機!
Welcome to Summer in Melbourne!
墨爾本的夏天真的超熱。
又乾又熱的天氣,真的不太推這個季節來澳洲玩。
墨爾本機場的航班資訊板除了有旅客常看的版本以外,
還有這種讓地勤人員參考的資訊板。真的超酷!
好了,準備打完收工咯!
最後附上一張TZ22的航線圖。
這雖然不是我第一次搭酷航,
但這次能夠在比較長的澳洲航線躺平休息一個晚上,
真的是個不錯的經驗,讓我覺得TWD2,200沒有白花。
雖然睡眠品質並不是非常、非常優,
但第二天抵達墨爾本後,還是感覺精力充沛,
完全準備好迎接接下來兩週的自駕之旅咯~
(在墨爾本跟台灣都全程租車)
我知道很多網友對酷航都蠻有興趣,
所以這篇文章中的延伸閱讀部分裡,
我也連結了更多的酷航飛行記錄。
除了有自己寫的幾篇飛行感想文,
另外也有四篇我不久前剛看過其他四位航空迷搭乘酷航的經驗談,
值得去參考看看!
(待續)
撰文日期:2016.07.29
取材日期:2015.12.20
>>> 即將上載:澳洲航空 QF458 MEL-SYD (座位壞得好離譜...)
~~~ 本部落格新設臉書專頁,歡迎按讚與我一起交流每段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
『更多酷航的飛行記錄』
1. 2012.12 TZ202/TZ201 SIN=TPE (本部落格第一篇飛行記錄)
2. 2013.02 JQ504/TZ1 MEL-SYD-SIN (第一次從墨爾本回新加坡)
3. 2013.02 TZ202/TZ201 SIN=TPE (Let's Scoot to 台北!)
4. 好文推薦:Aerlingus820113大的飛行記錄 2015.02 TZ206 SIN-TPE (WE R SCOOTEES)
5. 好文推薦:馬力歐大的飛行記錄 2015.08 TZ205 TPE-SIN (航班被延誤了4.5小時!)
6. 好文推薦:高高高大的飛行記錄 2013.02 TZ201 TPE-SIN (航班也被延誤了4.5小時...)
7. 好文推薦:牛奶杰大的飛行記錄 2013.04 TZ202 TPE-NRT (酷航也有飛日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