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雖然是國泰航空的飛行記錄,但在文章一開始我主要想討論的是從澳門碼頭搭船直接前往香港機場的流程,這當中也包括在澳門碼頭直接辦理航班報到手續的方式。這「澳門香港海空運中轉服務」對於來往澳門的旅客而言確實是很方便的一項服務。筆者住在新加坡,搭飛機來往香港遠比直飛澳門的選擇多很多,所以這次我旅程的目的地雖是澳門,最後還是選擇搭國泰到香港轉船。這篇文章中敘述的回程則從澳門碼頭搭船直達香港國際機場。
點此前往(去程)2016.03.17 國泰航空 CX734 新加坡-香港 |
『Cathay Pacific 國泰航空 CX711』
註冊編號:B-HNI
機型:B777-300
出發地:香港國際機場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HKG)
目的地:新加坡樟宜機場 Changi International Airport, Singapore (SIN)
日期:2016年03月20日(星期日)
預定出發/抵達時間:1615h (UTC+08:00) to 2005h (UTC+08:00)
實際出發/抵達時間:1619h (UTC+08:00) to 2011h (UTC+08:00)
預定旅程時間:03小時50分
實際旅程時間:03小時52分
飛行航程距離:1,587 miles / 2,554 km
艙等:經濟艙 Economy Class
座位:77C (靠走道)
故事從離開澳門飯店那一刻說起。
這次我們全家在澳門碰面選擇居住的飯店為 Holiday Inn Macau。
這間假日酒店真的很棒,我很推薦要前往澳門旅行的讀者們試試看這家飯店。這間飯店有提供來往澳門外港客運碼頭的免費接駁公車;我回程當天搭10am出發的接駁車。
飯店很靠近碼頭,行車時間不到十分鐘,大約在10.07am就抵達外港客運碼頭了。
這座客運碼頭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碼頭之一 (?)
客運碼頭的聯外交通除了有澳門公車、計程車以外,還有許多飯店、娛樂場的免費接駁車。玲瑯滿目到處都是巴士,真的是要去哪裡都應該沒問題。
其中很多娛樂場的接駁車都開放給所有人免費搭乘,所以來澳門玩如果事先做好功課的話,其實搭乘各路線的接駁專車真的可以省下不少車費。唯一有點問題的是,我在網路上都不太找得到這些賭場、娛樂場、飯店接駁車的最新資訊。
穿過地下道走沒多遠就會抵達客運碼頭。碼頭客運大樓的一樓為入境層,二樓才是出境層;這跟機場很相似。
筆者當天從澳門出發真的非常lucky。說自己很幸運的原因是:在那之前幾天,澳門來往香港的渡輪有好多班次都因為海上大霧而停駛,許多人因此被困在澳門回不去。
當天我預計搭乘11.30am出發的渡輪,並在前一天就先上網訂好了船票;出發當天我大約早一個半小時來到碼頭報到。這個隊伍裡排在我前面的幾乎都是要跟我搭同一班船的旅客,排隊等候時無意中聽到有很多人都是一天前被困在澳門,當天才總算能夠搭船離開。想必很多人也因此機票都泡湯了吧...
3月20日當天,大霧的情況雖然已經改善,但很多渡輪航班還是因故延誤,看得出來客運碼頭大樓裡的人比平常多了一些。
排隊排了約45分鐘後終於成功托運行李並領到船票、待會兒國泰班機的登機證、行李託運收據與香港機場出境旅客退稅券。
領到船票後時間只剩下差不多半小時,所以我把握時間趕緊前往通關。
出境的路線一路都有「往香港機場」的指標,所以一定不會迷路。
這就是待會兒要載我到香港的渡輪。
順便也來看看當天的天氣,那天的狀況還是頗嚴重,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的大橋大約到一半左右就消失在大霧中了。
距離出發時間大約還有二十幾分鐘,候船區已經擠滿了旅客,其中有好大一部分是日本人。怎麼感覺日本人好像很愛到澳門去?
我們在出發時間三分鐘前開始登船。
往機場的渡輪有正規的行李託運櫃,不像其他渡輪航線上,托運行李直接擺在船艙裡。
排隊登船的隊伍很長,因為這個航班照樣是幾乎客滿的。
跟火車座椅有點相似的座位。
座墊有點爛了。
船艙裡的位子都有編號。
順便提一下搭「噴射飛航」渡輪的劃位方式,在售票櫃檯買到票後,拿著船票到登船口的劃位櫃檯,櫃台工作人員就會檢查船票並貼上座位貼紙。例如:當天我的座位就是25K。
船艙一景。
我坐下來後本來打算馬上來補眠休息一下,但眼睛才剛閉上不久,就有一位中國籍歐巴桑跑來請我讓位,因為她要坐靠窗位子... 好吧讓就讓,我也沒有想坐靠窗位子。
當天因為海上起大霧,船隻都減速慢行,從澳門外港碼頭到香港機場的航程大約90分鐘左右,比平常的60-70分鐘慢了一點。據說當天還有同公司的渡輪不小心在澳門附近撞到橋墩。
下船後要走上斜坡進入香港機場。
隱約拍到工作人員如何從渡輪上把託運行李櫃吊起來,然後再運往機場裡。
再看一眼載我回到香港的渡輪。
這次成功搭上「澳門 > 香港機場」的渡輪,到了香港就不用再入境了。整個概念其實就跟轉機過境的邏輯一樣。(去程的時候我們本來也想從香港機場搭渡輪,但後來因故沒成功搭上,只好入境香港,坐公車到上環碼頭搭船,詳情可閱讀去程記錄。)
稍微看了一下航班資訊板,然後我就因為肚子突然有點不舒服去跑了一趟洗手間。
十分鐘後,我也加入隊伍準備通過安檢。
香港機場的這座「海天客運碼頭 (SkyPier)」除了往澳門的渡輪以外,也有開往珠海、深圳、深圳機場的渡輪航班。這座碼頭只開放給搭飛機的旅客,從香港始發的旅客不能使用這座碼頭的服務。
雖然搭渡輪的旅客都可以在廣州、澳門各個碼頭出發前就先辦好報到手續,但到了香港,客運碼頭裡也還是設有航空公司的報到櫃檯。不過大多數旅客都已托運行李並領到登機證,所以航空公司櫃台並沒有多少人在排隊。
排隊過安檢大概花了約十分鐘的時間。一通過安檢後,先不要急著去搭接駁電車,因為要先到退稅櫃台辦理退稅。
退稅的過程很迅速,沒多久後就會領到120港幣!能夠退稅是因為從香港機場出發的機票票價都包含香港機場的離境稅,但因為搭渡輪的旅客嚴格說起來都只是在香港過境,所以就沒必要支付離境稅。
下樓準備搭接駁電車;前一班車剛好開走。
航廈間接駁車的發車間距很頻密,所以一班車並不會擠滿太多旅客。
下一班車大約四分鐘後就到了。
從渡輪客運碼頭搭車的旅客,目的地統一都是第一航廈,但在二號航廈停靠時還會有其他旅客搭上列車。
自動駕駛的接駁電車其實就跟台北的中運量捷運很像。
搭船抵達香港機場大約半小時後,我來到了香港機場主航廈的管制區樓下。很多旅客下車後還得繼續轉乘另一班接駁車前往距離稍遠的登機門,但我當天的登機門是15號,就在這附近。
上樓來到管制區穿堂層。人來人往的香港機場,每天都是那麼繁忙。
當天我直接就朝著澳洲航空貴賓室的方向走去,準備到那間很棒的貴賓室裡殺時間。
此時距離CX711表訂出發時間還有大約2.5小時。
香港機場的澳航貴賓室位於七樓,出境證照查驗區附近。從15/16號登機門那裡的手扶梯上樓就找得到了。
下圖隱約看得到證照查驗區就在這間貴賓室附近。
當天我很lucky,登機門就在貴賓室附近。可以在貴賓室待到最後一刻再下樓登機。
澳航貴賓室入口。
這間貴賓室同時也是日本航空在香港機場指定使用的貴賓室,所以這個時段有不少日本旅客在這裡。
午餐供應的餐點也很有日式風味。
當天貴賓室裡提供的熱餐真的很好吃,所以我很貪心的又拿了一份。
吃飽後起身離開用餐區...
... 找了個高腳椅坐下來用電腦。
用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腦,差不多要登機時,我又換位子,坐到貴賓室入口處的沙發。從那裡可以觀察15號登機門附近的動靜,地勤人員看起來差不多要開始開放登機時再下樓即可。
這就是待會兒要載我飛回新加坡的B777-300客機;是的,又是經濟艙座位很難坐的B777-300...
我在澳航貴賓室等到樓下的旅客們開始排隊後才慢慢走下去。
當天執飛CX711的客機編號為B-HNI。這架B777-367自1999年3月交機後便開始在國泰機隊裡服務,並在2013年稍微更換了內部座位配置。飛行當時機齡已經高達17年。
3.39pm,手裡拿著印有澳門碼頭代理託運公司「SkyLink 联天客运」標誌的登機證準備登機。
這班機的客群比較多新加坡人與老外;同航線早上時段的班機則較多陸客。
排隊等候登機時,往上看一看澳航貴賓室。希望下次到香港機場時還有空到那裡坐坐~
3.42pm,三分鐘後開始登機。
又要踏上一架國泰班機咯。老實說現在搭國泰已經有一小點無感了,可能從今年 (2017年) 開始頻繁搭乘CX往返新加坡與台灣後,國泰的飛行記錄也都會變成短篇的飛行筆記了。撰文此時,筆者手中已經有大約六個航班的國泰機票了。
卡在空橋上的時候可以繼續看飛機。一直都很想搭的印尼航空被(國泰)港龍航空擋住了。(KA當時還沒有改名)
Welcome aboard Cathay Pacific!
國泰航空是家仍有在登機門提供報紙的航空公司;但大部分都是香港的報章,我沒什麼興趣。
既然當天很早登機,那就加減再拍一些機艙照吧!
這經濟艙座位大概是我在各大傳統航空公司中最不喜歡的一款。我知道自己已經念這件事念很多次了...
但無論如何,椅寬跟椅距還是都比廉價航空棒啦~
當天我跟去程一樣選了機艙後段的雙人座位。
唯一的差別是,去程時我跟我爸一起飛,回程他在香港多留兩天,所以我的隔壁待會兒就會有個陌生人了。
因為這趟又是自己一個人飛,我習慣性地當然又選擇靠走道的座位。
坐在77C這個位子一大好處就是右邊的空間很多。
登機作業持續進行中,我也繼續在位子上亂拍。
這款經濟艙座位的椅袋是個大缺點。因為椅袋很迷你,所以要放任何東西都得「硬塞」,不太方便。
還有時間所以就先去趟洗手間。這架飛機上的洗手間內很特別的還有空服員手寫(?)的字條。
從衣服掛勾看得出這架飛機的歲月痕跡。
但洗手間其餘空間都保持的很乾淨。
相信應該是有稍微改裝過。
回到位子上,隔壁鄰居還沒有上飛機。但這班機看樣子應該載客率很好,所以我也就沒有渴望旁邊能有個空位。
機長也在4.10pm左右做了一段歡迎廣播。
坐我旁邊的那位先生在登機作業快結束時悠閒地走到我旁邊,並簡單跟我說了聲「不好意思接過一下」。
此時螢幕上正播放著飛行地圖與資訊。Hmm... 2 minutes to destination? (距離目的地所需時間僅剩兩分鐘?)
4.18pm,當天CX711的整個登機流程花了大概四十分鐘左右,算是很久的一次了。登機結束後機艙內開始播放安全影片。
我錄了一小段,沒看過的讀者可以稍微看看。要不然YouTube上其實也找得到。
CX711在4.20pm左右後推,還蠻準時的。
安全資訊影片播完後,個人娛樂系統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我們從停機坪滑行到跑道頭一共花了快半個小時。
滑行途中還看到了阿聯酋航空的B747貨機!可惜沒有坐在靠窗座位,拍不清楚。
半小時後我們終於在4.50pm起飛。
安全帶指示燈在5.03pm熄滅,此時飛行高度約22,000英呎。
這班機當天第一階段的巡航高度為FL320。
空服員在起飛大約半小時後先發放了一次飲料與花生。
廣體客機客滿的狀態下,空服員們真的很忙。
本班機的餐飲服務在起飛後1小時20分鐘後開始,此時飛機的位置位於越南外海。原來香港飛越南那麼快!
上菜咯!
當天選了牛肉飯,牛肉的口感意外地很不錯!但味道就有點單調乏味,配著飯吃好像就是少了點什麼。注意看的話,缺少的其實就是一點青菜。
快速吃飽後,餐盤都還沒收走,空服員就緊接著發放哈根達斯香草冰淇淋。
後來我又要了一杯中國茶,最近幾年都搭澳洲航空,好久沒在飛機上喝中國茶了。
餐飲服務結束後,我們也已經快離開越南領空了。此時飛行高度上升到三萬五千英呎。
吃飽後站起來在機艙內走走,排隊等候洗手間時順手拍了一拍當天的載客率。
這是機長的飛行資訊廣播。
7.31pm,飛機開始下降。
7.47pm,空服員開始進行降落前準備。
雖然安全帶指示燈已經亮起,但還是有很多旅客一直站起來走動,完全無視空服員的指示。
接近新加坡。
Final approach!
8.05pm,飛機安全著地。我這趟短短的澳門之旅也告一個段落了。
「多謝選乘國泰航空」這句話,我應該會用廣東話講。xD
8.11pm,抵達停機坪。
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趕快下飛機。不知道是否因為這經濟艙真的太難坐了,哈哈... xD
快速整備後這架飛機又要飛回香港了。沒錯的話,機組人員(除了前艙組員)會原機折返,好累喔... 辛苦了!
過了四天又回到現實生活中。
還好每次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時心情都還不錯,因為這機場真的很棒。
到22號行李轉盤領行李。
拿到行李後就趕緊加入長長的計程車隊伍,準備搭車回家。現在回新加坡都不搭計程車,改搭Uber或Grab咯~ (Grab是東南亞目前非常夯的叫車app)
排隊等計程車時看到澳洲航空的廣告,開始期待著下一趟澳航的飛行旅程。
附上當天CX711的飛行地圖。
國泰的區域航線真的是搭個多幾次就會開始覺得無聊了。但沒辦法,靠近我居住的東南亞區域裡,最有規模的寰宇一家成員不是國泰就是馬航,馬航區域航線又幾乎都是B738的天下。所以如果base在東南亞要當oneworld的忠實顧客,然後又不想一直搭窄體客機,那應該就是非國泰不可了。
(完)
撰文日期:2017.03.10
取材日期:2016.03.17
~~~ 本部落格新設臉書專頁,歡迎按讚與我一起交流每段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
『更多國泰、港龍航空的飛行記錄』
1. 2015.04.02 CX712 新加坡-曼谷 (A333 特選經濟艙)
2. 2015.05.10 CX511 台北桃園-香港 (A333 區域型商務艙)
3. 2015.05.10 CX711 香港-新加坡 (B777 長程線商務艙)
4. 2015.07.26 KA361 峇里島-香港 (A333 港龍航空商務艙)
5. 2015.07.27 CX496 香港-台北桃園 (A340 長程線商務艙)
6. 2015.12.27 CX790 吉隆坡-香港 (令人失望的商務艙餐點)
7. 2015.12.27 CX400 香港-台北桃園 (Cost-Down後的台港線經濟艙)
8. 2016.01.10 KA451 高雄-香港 (哩程換來的商務艙)
9. 2016.01.10 CX715 香港-新加坡 (香港貴賓室走透透)